两会进行时 | 教育部长都说了啥?

2017-03-14

  两会期间,关于教育的热点词汇相当的多。今天,边边一起带大家了解一下,今年两会,教育部部长陈宝生都说了些什么?

  01

教育均等化

  “择校热、学区房,老百姓不满意,原因是优质资源分布不均衡。”3月3日,首次以部长身份在全国两会“部长通道”上亮相的陈宝生直面媒体追问,称如果要享受家门口的优质资源,唯一的出路就是教育均等化。

  陈宝生说,2014年以来教育部门采取“多校划片”的方式,把优质资源作为分母,各个片作为分子,按照一定的规则均衡地分到各地去。“但这只是治标,还要通过3项措施治本:集团化办学、学区化管理和均衡配置资源。”

  3月7日接受央视采访时,陈宝生也称,校区房是择校热的副产品,而择校热是人们想上更好的学校,受更优质教育的一个必然表现。“我们老百姓有学上之后,我们有义务给老百姓提供更好的教育,这是个使命,有这样的责任,而我们做得不好。”

  陈宝生认为,随着改革推进,择校热和学区房,就一定能够“降温”。

  02

高考改革

  浙江、上海两地今年将迎来高考改革试点以后的第一次“新高考”。改革成效如何?未来如何推进?

  3月7日的央视采访中,陈宝生称,“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必须慎重地来考虑。因为稍有不慎,它就会引起颠覆性的危机,就会影响一代学生一生的命运。我们高校考试招生改革,先在上海、浙江进行试点。教育部也是紧密追踪的,因为我们把希望寄托在这两个地方。”

  陈宝生称,这(高考改革试点)两年下来,一个是在带动高中改革方面取得明显的成效……高中的课程体系、办学方式、考试、考核等,和高考相关的这一套系统,整个都得改,它带动了高中的改革;第二是它加强了学生的社会实践;第三个就是在高中阶段的学业水平的考核方面探索了新的路子。

  “我们想经过这么三五年时间的努力,能够建立起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这么一个高等教育考试招生制度体系。”

  03

弹性放学

  “孩子下午三、四点钟放学没人接送”,购买社会服务又难以承受经济压力,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不少家长。为解决家长们的“三点半”难题,一些地方先行先试,比如,从今年2月20日起,南京市公办、民办小学同步推行“弹性离校”。

  陈宝生就任教育部长后,关于“中小学弹性放学”的表态不多,但此次在两会上直接回应了疑问,明确表示鼓励推进“中小学弹性放学”。

  澎湃新闻此前报道,在3月7日的全国政协教育界别联组会议上,面对委员发言建议“帮助家长解决按时接送孩子的困难”,陈宝生回应称,自己到教育部工作后对这一问题做过调研,“这个事让很多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非常揪心挠头。孩子三四点钟放学,都得接送孩子,没法安心工作。”

  

  陈宝生表示,从2016年开始,教育部就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开展试点,摸索经验。“我们想分三步走:第一,鼓励各地摸索经验……解决自己的问题;第二,在此基础上,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对此初步加以规范,提出实行弹性放学时间;第三,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争取尽快妥善解决大家都关心的问题。”

  在具体操作方式上,陈宝生称,一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补贴”等方式给予适当补助;二是学校和家长建立谈判机制,适当收取一些费用;三是不要把这段时间又变成上课时间,防止将课后服务变相成为集体教学或“补课”。

  04

校园足球

  3月12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上回答了记者的提问,陈宝生称,教育部门已经确认了1.3万个足球特色学校,今年要达到2万个,最终2020年达到4万所足球特色学校。“确定了近70个校园足球特色县,确定了4个改革试验区,这是要扩大覆盖面,就是要普及,没有普及就没有提高,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去年一年,教育部门组织了20项赛事,950多场次,7500名高中生、大学生参加了比赛。“同时,我们遴选了243名外籍教师到特色学校,中小学任教,还和德国签订了足球合作协议,拟选了一批教练员、运动员到国外进行交流。”陈宝生说。

  但他同时表示,“校园足球不是一个速效的工作”,需要从多个方面做具体工作。一是做大分母抓普及,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二是做强分子抓竞赛,要和竞赛体系结合起来,要比赛出来的人,而不是人为挑选的,要靠脚下功夫;三是师资队伍抓培训,把现在运动员能用的用起来,当教练、搞培训,“我们现在师资队伍太缺了,所以一个办法是抓紧培养。远水不解近渴,对现在的体育老师校长抓紧培训,国内国外资源都用起来抓紧培训。”

  “第四件事是有序发展抓标准。校园足球这件事还要有序发展,循序渐进,不能一窝蜂、一哄而起搞运动,那不行。所以,我们要做各种标准,像工作标准、竞赛标准、选材标准,程序要分类制定好。没有标准就没有质量,这是我们的理念。”陈宝生说。

  另外还需保障场地供应,“走出去”跟人家交流,并且“教育和体育合作,学校和企业合作,各方面协同起来,加强管理”。

  “目标就是一个,打破中国足球的那样一种让球迷不太满意的循环,把中国足球搞上去。当然,我们也知道,校园足球这一条路不可能完全满足中国足球腾飞、振兴的要求,但是为我们的孩子们能尽自己的一份力,做出一份贡献,我们就满意了。”陈宝生说。

  05

校园欺凌

  3月12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上回答了关于校园欺凌的相关问题。

  陈宝生说,首先要区分两个概念,一个叫校园欺凌,一个叫校园暴力。校园欺凌是发生在学生之间的一种失范行为,相互带有欺凌,但不是犯罪。校园暴力,是犯罪,是违法行为。二者之间有时候会有一些交集。校园欺凌的特点,第一是发生在青少年之间,这是主体;第二是欺凌,不是玩笑,也不是过分的玩笑;第三是还带有一些炫耀,是孩子不成熟的一种行为方式,炫耀力量、炫耀关系、炫耀地位;第四是手段有时候可能很残忍,这种残忍也许是他自己无法评估、自己把握不了的,他不知道后果的,这是校园欺凌。

  陈宝生说,对于这种校园欺凌,教育部和高法、高检、公安部等单位进行了综合治理。这两年综合整治以后情况大有好转,但还没有根本消除。我们采取的措施,一是首先明确解决校园欺凌的问题要树立法治思维,多用法治方式,依法来办,只有这样,解决校园欺凌才能取得社会共识。

  二是建立机制。一个是校园内的机制,叫做校园安全防范机制,得有人把这个事管着;还有一个就是校园外面综合治理机制。学校所在周围,街道、社区、派出所、企业联合防范,用社会的力量、家长的力量、学校的力量进行综合防范。

  三是明确重点。有了重点,才能把它解决好。要根据学生发生欺凌的行为、特点,大体上把治理重点确定下来。

  陈宝生表示,要加强教育,加强排查、督导,当然还需要有专门的力量。现在中小学在均衡发展过程中,大部分学校已经设立了保安人员,有的还设立了法制副校长,这是借鉴了国外以及香港的做法,当然我们也有自己的创造。这个机制很好,我们正在推广。我们验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时候,其中一条标准就是有没有保安人员、有没有法制副校长。